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品茗·献策·话建筑  > 正文
侯进:建筑行业的未来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8-09   来源:www.jointhorp.com投稿  转载自:中合机构 

“建筑行业的未来与发展”是与所有建筑人士息息相关的话题,同样它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与建筑相关的活动都伴随着各种或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行为,既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关联到参与到建筑活动中的个体利益。经济在相当程度上对建筑形态、公众的建筑意识具有制约作用,但却无法主导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如果把建筑行业比作一个人,那么经济就是促使他成长的营养或者是流淌在身体中的血液,它可以决定建筑行业的存亡,但无法决定建筑行业的未来。

 

建筑发展如火如荼1   (图片来源:谷歌)

建筑行业的发展首先与建筑本身的发展相关,任何思想的潮流、技术的革新、生存环境的变化都会给建筑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也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世界建筑发展要素

对于世界与时间而言,建筑仅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人类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建筑发展的源动力。尽管达尔文已经向我们阐述了人类进化的历程,但我们还是禁不住为人类的文明惊叹。或许在浩瀚的宇宙中会有比我们更为高级的智慧生物存在,但如果仅仅是驻足于地球数十万年的生命历程,那么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无疑是极为璀璨的,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人类的想象力。

资源的短缺

建筑发展如火如荼2  (图片来源:谷歌)

资源的短缺促使“低碳”成为建筑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低碳是2010年人类共同的话题,现如今更是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去了。但事实上问题的核心在于人类不断膨胀的人口基数与世界资源分配不均产生了矛盾。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发表的《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称,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生育水平而不加控制,到230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惊人的134万亿。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场少数优势国家对重要能源的掠夺。

低碳是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是减少能源的消耗与资源的浪费,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物资的循环使用或尽可能利用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毫无疑问,低碳将会成为未来数十年建筑革新的核心命题,从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的利用到水循环系统的推广,都会给建筑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以及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对建筑师的成长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环境的变化

海上建筑、地下建筑将是人类面临环境恶化之后不得不选择的探索方向。

人类文明本身其实就具备了很多传说。大家都知道亚特兰蒂斯,它是在柏拉图的著作和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一个神秘城市,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一个未解之谜。在梵蒂冈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众国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而第四代文明中所描述的也包括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圣经》所描述的诺亚方舟就是讲述的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甚至《马太福音》(《启示录》)还预示了新生代世界的灭亡之日。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的争吵告诉我们,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人类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马尔代夫群岛、威尼斯等地区水位的不断上升预示着人类当前的文明可能再过数百年就会成为下一个亚特兰蒂斯,届时人类的建筑只能兴建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上,马尔代夫的漂浮岛是以目前人类科技能力做到的最好的例子。

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

在中国,建筑师是一个收益较大却默默无闻的服务者,需要掌握大量的跨专业类的知识。

土地政策

中国的土地政策使得建筑成为少数人参与的活动。

中国的土地归为国有,除了企业、单位等通过合法形式取得使用权,个体不得实行土地私有化。个体被剔除了除居住之外所有可能与土地发生的联系,建筑作为与土地紧密相关的社会行为,仅仅只有政府与企业两者参与,使之成为了少数特殊人群参与的活动,不可避免的出现垄断性,也不可能代表公众的意识,因此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家喻户晓的明星建筑师。

所以,在中国,从事建筑行业的人群对于公众而言永远不会像娱乐圈的明星一样让人们耳熟能详,大多数的建筑活动都是为政府以及企业服务,行业的专业性以及垄断性决定了中国的建筑行业包含着巨大的利益,从事这一行业无疑是极有前途的,但缺乏变革的主动性,也不可能像国外建筑行业那样占据引领建筑潮流的主导地位,而这样的现象在未来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改变。

公众意识

在中国,公众意识更多体现在道德与精神层面,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的结果。同时,数千年的文明也约束了公众意识的扩散。同样幅员的国土,如果是在欧洲早就分裂成了数个国家,但华夏民族不但始终在大势上保持统一,甚至还不断吸纳包容曾经的异族文明,并最终融为一体。这种可怕的凝聚力实质上是公众意识内敛的体现。即使是在国土分裂的情况,每一位独裁者都拥有同样的心愿,就是统一华夏。

公众意识的内敛缓和了个体、团体之间的矛盾,将意识始终停留在道德与精神层面,而很少涉及社会发展的其它层面,即使存在,也不强烈。因此,即使是在不断宣传公民权利、鼓励公民行使正当权益的今天,公众意识仍不具备决定社会活动发展方向的能力。在英国由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情形更不可能出现。

建筑发展如火如荼3 (图片来源:谷歌)

经济制约

即使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虽然整体经济实力排行世界第三,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制约仍较为明显。建筑行业中的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建筑师的业务也多是与房地产的开发企业有关,企业的赢利需求也必然会左右建筑成果,出发点更是直接立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营造过程中的更偏向于诱导,在角色定位上更近于一个建议的提供者与服务者。

任何一个年轻的建筑师在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都是心怀理想与远大抱负的,即使不是眼高于顶,至少也是踌躇满志的。但中国的国情不同,即便是在日本、美国,也不可能出现由建筑师完全左右建筑形态的情况。我们崇拜大师们的思想,羡慕大师们的成就,欣赏大师们的个性,但我们毕竟不是大师级别的建筑师,至少现在还不是。那么,我们就必须得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种种考验,甚至是限制,并通过各种沟通、努力、构思、妥协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学会适度的妥协,掌握沟通的技巧,是一个成熟建筑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精细化分工

随着建筑科技运用的逐渐成熟,建筑营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新技术也在逐渐增多,智能化、生态化建筑已经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大势所趋,仅凭建筑师一人已经无法掌握所有的技术,必须采取分工管理、统筹协调的方式促成各专业的合作。目前建筑营造中除去建筑、结构,还包括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随着科技的普及,使用成本降低,可能会逐步增加例如自动化、光信息以及其它与新科技运用、绿色能源利用相关的其它专业。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必须具备多元的知识面,仅仅掌握建筑学专业相关的知识是远远不足的,对自身作品更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其经济性、适用性、赢利空间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始终站在建筑领域的前沿是不易做到的,需要长久不断的学习与积累。

产业链变长

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是政治、经济、人文等多种要素影响下诞生的产物。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与建筑内涵的丰富,建筑中的政治属性与自然属性受到削弱,经济属性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当今时代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建筑在市场中是一种需要多专业、多行业合作来完成市场化流程的产品——规划、设计、施工、装饰、广告、销售、物业管理等等——精细化分工是市场需求的表现,它使得建筑领域的产业链更加健全。

关于行业未来的遐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早已成为各国经济汇集的战场,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因此中国的金融机制才需要国家的保护。未来的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很有可能仍然是这样的一种内测版本。经济发展不变革,则国情仍会延续,建筑行业的变化目前更多的取决于政策的导向与新技术的运用。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